小馬云直播對著鏡頭不知所措 粉絲狂刷禮物 網友怒了(2)
近期,有人發現在某直播網站上,竟然有人利用小馬云的名氣炒作利用了。對于小馬云來說,他很小,還是農村的孩子,直播是什么都不知道,卻這樣被人利用。滿眼無神的看著手機在直播,有人還在直播間刷起了禮物!...
“小馬云”們走出貧困的關鍵要靠自己
針對近期網絡上關于“小馬云”的各種信息,阿里巴巴官方回應稱,這不是笑話,是沉重的現實。回應指出:網上關于“小馬云”的各種信息,我們也注意到了。這不應該是一個笑話或者段子,“小馬云”的背后是沉重的現實:我們社會還有那么多未脫貧人群。
今年“雙11”,“小馬云”又紅了。其實早在2015年,“小馬云”就因與馬云長得極像而在社交網絡爆紅。雖然馬云表示愿意承擔他的上學費用,供到大學畢業。但需要強調的是,馬云是否資助“小馬云”,只能取決于其個人意愿,而不能靠網友推動。網友的建議,確實是出于善心,然而這種善心不能是道德綁架。誰都知道,馬云知道“小馬云”的情況后,即便沒有眾多網友建議,也不可能無動于衷。
少數人認為在“小馬云”火了之后,當地領導才去探望,是缺乏實際依據的。因為,“小馬云”家每人每月享有180元低保補助,一直可以領到2020年,這些情況都得到了“小馬云”父親和村干部的證實。生活中,每當有領導慰問時,人們總會質疑是借題發揮,可質疑也需要理性。當切切實實的善舉發生時,隔岸觀火者不能盲目質疑。
更應看到,馬云資助其上學,意在說明“知識才能改變命運”,而不是簡單地用金錢扶持一個人。相比那些希望馬云直接包管“小馬云”一生的人,資助學費既是給“小馬云”的適當鋪路,也是給一個人存立于社會最基本的尊重。與其直接用金錢改變“小馬云”的命運,還不如告訴其一個做人的道理——只有通過自己辛勤努力換來的財富,才是屬于自己的。
“小馬云”反映的不僅是個體不幸,更折射出鄉村留守兒童權益的受損。他們有一顆想要逃離貧困和孤獨的心,也想實現自我價值。讓更多人理解“貧窮只能通過自己來改變”,才足以表達愛心和善意。只有這樣,才能使愛心“走心”,相比于單純的物質支援,精神上的善舉更加美好。
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都希望愛心和善舉能夠最大化,因此提出“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但是,行善本來就應是自然而然的行為。無論馬云對“小馬云”的資助是否成為噱頭,都應該看到這背后的沉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