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第三季度凈利潤2.69億元 連續6個季度盈利
騰訊科技訊11月15日,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布2016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倍,...
騰訊科技訊 11月15日,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布2016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倍,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商城經營利潤率連續第6個季度為正,集團過去12個月自由現金流再創歷史新高,體現出公司雄厚的發展動能和潛力。
京東2016年Q3業績核心數據:
- 第三季度實現凈收入6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超過華爾街預期。
- 第三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1588億元人民幣,剔除虛擬商品的交易總額達15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領先于行業平均增速*2。
- 第三季度集團毛利額為96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毛利額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
- 第三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為2.690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300萬元人民幣,增長超過10倍。
- 第三季度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1.1%,去年同期為0.7%,已實現連續第6個季度為正。
- 截至2016年9月30日,過去12個月自由現金流達167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 獲取新用戶的能力強勁,截至2016年9月30日,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保持高速增長,達1.987億,同比增長57%。
- 剔除虛擬商品,第三季度完成訂單量為4.012億,同比增長55%。
- 移動端占比迅猛提升,第三季度通過移動端渠道完成訂單量占比近8成,達到79.7%,同比增長超過110%。
?2016年第四季度凈收入預計在750億元人民幣至775億元人民幣之間,同比增長約為37%至42%之間,超過華爾街預期。
業績增速超華爾街預期
本季度,京東繼續以傲人速度領跑行業。剔除虛擬商品的交易總額(GMV)達15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領先于行業平均增速*2;凈收入達6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超華爾街預期。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微博)表示,“我們對京東商業模式的長期投資贏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并改變了中國電商市場的格局。放眼未來,我們將繼續尋求增長,并加強對最前沿科技的投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從去年起,一貫堅持“正品行貨”的京東在業界率先提出了“品質電商”發展戰略,涉及商品品質、服務與體驗、供應鏈管理等多個維度。從本季度財報看,厚積薄發的勢頭已經開始顯現。根據京東大數據顯示,消費者在京東購買的3C、家電、日用消費品等商品類別,已經體現出明顯的品牌集中趨勢,顯示出我國消費者的品牌、品質意識在日漸增強。京東長期以來堅持的“正品行貨”、“提供卓越的消費體驗”等核心理念,完全順應了當前消費升級的大趨勢,隨著國內消費升級的進程逐步推進,京東所堅持的品質戰略將展現出更大的發展潛力。
在順應消費升級市場大勢的基礎上,京東積極布局優質碎片化、場景化流量入口,通過“開普勒計劃”開放京東生態和電商能力,為合作伙伴和品牌商家提供更多流量入口。在眾多場景的助推下,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過去12個月京東活躍用戶數繼續強力增長達到1.987億,同比增長57%。完成訂單量(剔除虛擬商品)同比增速達55%,達到4.012億。同時,京東運營加大了對合作伙伴的開放服務力度,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為商家提供了先進的倉配一體物流服務,入倉外單量同比增長5倍。可以想見,京東的“品質電商”戰略將有望發揮更大作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品牌產品以及更便捷的服務體驗的同時,帶動京東業績的可持續健康增長。
京東商城連續盈利
京東在業務快速擴張的同時,不僅GMV增速繼續大幅領先行業增長,盈利能力也在保持穩健提升。本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商城經營利潤率為1.1%,去年同期為0.7%;集團凈利潤為2.690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2300萬元人民幣,實現了超過10倍的增長;集團毛利額為9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5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商城經營利潤率已實現連續第6個季度為正,盈利表現持續穩健。
而盈利能力持續穩健增強無疑體現出京東核心業務的優勢以及戰略選擇的正確性。在持續創新和精細化管理下,京東的運營效率不斷提升,自營扁平化的渠道減少了流通環節和成本,規模效益日益凸顯,第三方平臺廣告收入也在不斷上漲。本季度財報數據充分詮釋了京東的商業模式具備實現長期可持續盈利的能力,這不僅給予市場一劑強心針,也為中國電商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注入堅實的力量。
過去12個月自由現金流創新高
一向以穩健管理著稱的京東本季度再次展現了資金實力。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67億元人民幣(約2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現金儲備達354億元人民幣(約53億美元),再次體現出京東健康充沛的現金流和強勁的發展實力。
充沛資金的支撐將更有利于京東從長遠發展考慮著手,進一步推動戰略升級部署。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先生表示,未來京東將聚焦在技術驅動的業務創新和增長戰略,并繼續通過戰略投資奠定長期的行業領先地位,我們預期未來幾年利潤率將進一步提升。
作為京東的核心業務方向之一,京東正在不遺余力地加緊對技術領域的布局。作為未來品質電商的發展引擎,京東在技術創新方面尤其加大力度,由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打造的京東全自動倉儲場景,已經部分應用在了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物流運營中,而京東新型無人機與配送無人車也開始試運營。京東的大數據技術更是可以做到預測各地銷量,提前智能分貨、布局倉儲。依靠此項技術,“雙11”當天京東在零點后1小時內便已完成了全國35個大中城市的首單配送。
未來,京東將憑借技術優勢,打造供應鏈、財務、服務、金融等全產業鏈業務新模式,多領域搶占未來業務增長點。9月,京東與今日頭條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依托于今日頭條領先的數據挖掘能力和京東先進的廣告投放技術,尋求發展精準和個性化的市場營銷。11月,京東和美國機器學習科技公司ZestFinance擴大合作,宣布建立合資企業ZRobot,利用京東大數據和專有數據分析方法以及ZestFinance信用評估技術,ZRobot發布了旗下兩款產品,著重于金融和非金融機構的信用分析和欺詐檢測。
同時,本次財報中公布了京東集團對京東金融的重組動議。京東集團董事會已于11月15日批準并授權公司尋求重組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京東金融。此次重組的主要目的是將京東金融轉型為只有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以便在中國開展某些需要政府許可的金融服務業務,并更好地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根據目前初步計劃,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的股份。交易后,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同時,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計劃簽署一系列關于出售,經營許可以及業務合作協議,由此京東集團將從參與交易的投資人獲得按市場公允價值計算的現金對價,并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后,獲得京東金融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