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巴鐵不靠譜 但你知道它不靠譜在哪嗎?

2016-08-13 18:00:46 來源:騰訊科技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246 條評論

總部設在北京的巴鐵科技發展公司在秦皇島市對立體快巴(寬體高架電車)進行了首次路面測試。巴鐵的設計和霍吉特與沃克的構想有一些重大區別。后者構想的車輛遠遠更大,可以把普通巴士裝入其中。不過它們都屬于跨立式的交通工具。...

Quartz網站日前對中國“巴鐵”進行了介紹,并列舉了該項目的幾個重大隱患。該網站再三請求巴鐵公司對此置評,但遭到了拒絕。

都說巴鐵不靠譜 但你知道它不靠譜在哪嗎?

以下為原文:

大約40年前,美國建筑師克雷格•霍吉特(Craig Hodgetts)和萊斯特•沃克(Lester Walker)設想在紐約興建一種可以在普通道路上方行駛的巴士。這個前衛想法引起了一些媒體的關注,但卻從來沒有變成現實——不過,本月在中國河北省,有一個類似的項目進行了測試。

總部設在北京的巴鐵科技發展公司在秦皇島市對立體快巴(寬體高架電車)進行了首次路面測試。巴鐵的設計和霍吉特與沃克的構想有一些重大區別。后者構想的車輛遠遠更大,可以把普通巴士裝入其中。不過它們都屬于跨立式的交通工具。

巴鐵需要專門的軌道,因此更像是火車,而不是巴士。巴鐵的中間部分高聳,兩面的側邊在軌道上滑動前進。它通過軌道接收電力,時速為40至60公里,部分采用太陽能供電。該公司的網站上說,巴特車身分為四節,每節長12米,總長58至62米。

中國有些城市十分擁擠,巴鐵的宗旨是減輕空氣污染和交通堵塞。荷蘭導航公司TomTom的資料顯示,世界上最擁擠的50個城市有15個在中國。而巴鐵公司表示,這15個城市中的周口、南陽、沈陽和天津,另外還有一個秦皇島市,都計劃試點運行巴鐵項目。法國、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也都表達了這個項目的興趣。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支持這個項目。很多人都對巴鐵的安全性感到擔憂,尤其是在它如何與一般車流互相影響的問題。還有人表示,試點城市已經具備了比較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根本沒有必要再引進巴鐵。

我們將其中一些文章發給了霍吉特。他現在已經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建筑學教授。霍吉特說,這個項目似乎“不成熟”,存在一些“基本問題”。

中國國內一些人對這個項目也有類似的看法。巴鐵的概念在2010年提出的時候,曾引起不少關注。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尹稚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這個項目6年前就因為不切實際被一個專家小組否定了,現在它又卷土重來,回到了公眾視野中。

1.jpg

關于巴鐵對日常交通的影響,人們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擔心:

•太低。巴鐵下方空間只有2.1米。所以卡車可能被它卡住。而且我們也應該面對現實:人們喜歡在各種車輛上面裝各種東西,有時候讓你想都想不到。

•空間太狹小。巴鐵橫跨在兩條車道之上。但是有時候開車需要轉彎,哪怕幅度不大,轉彎的空間也會很狹小。如果你需要轉彎的時候,正好位于巴鐵下面,那只有祝你好運了——特別另外一條車道上也有車的時候。霍吉特說,狹小的空間會對司機產生心理影響,讓他們感到緊張。

•能見度問題。在知乎網站上,秦皇島本地人、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的王兆洋說,在巴鐵下面行駛,要看到道路標志和交通信號燈很困難。

•信號問題。司機怎么知道后面有巴鐵正在靠近?如果交通停滯,他們選擇了錯誤的時機打開車門,那會怎么樣?如果他們在正常開車過程中想變道,那又怎么辦?

•轉彎問題。巴鐵對一般車輛轉彎有什么影響?如果被巴鐵的側面擋住,你就轉不了彎。

巴鐵的實用性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

•車廂過高

據《環球時報》報道,上海同濟大學鐵路專家孫章指出,巴鐵高度為4.5米,很有可能和一些立交橋發生碰撞.

•電動軌道裸露在外

“巴鐵需要至少1500伏特的高壓電力,” 有16年經驗的鐵路工程師王林(音)留言說, “1500伏的電動軌道裸露在外,相當于一顆定時炸彈。把電動軌道鋪設在路上是一種非常落后的技術,是1890年代大家剛剛用上電的時候的技術。”

•太沉重

巴鐵總共有四節車廂,每節重15噸,能容納300名乘客。假設每個乘客平均70公斤,它的總重量就可能超過150噸。這樣的負載量最起碼也會縮短公路的使用壽命。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