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達人變身網絡紅人 開設網店收入堪比明星
在電商生態圈里,受益者已不局限于生產商、網店主、網絡客服、消費者、快遞員,一個個全新的職業乃至產業正不斷出現。記者近日獲悉,曾經的網店模特如今已發展為網絡紅人,模特經濟也蛻變成網紅經濟。不僅部分網絡紅人的收...
在電商生態圈里,受益者已不局限于生產商、網店主、網絡客服、消費者、快遞員,一個個全新的職業乃至產業正不斷出現。記者近日獲悉,曾經的網店模特如今已發展為網絡紅人,模特經濟也蛻變成網紅經濟。不僅部分網絡紅人的收入堪比明星,而且專業的網紅孵化器也應運而生,由此產生的原創品牌、就業崗位和經濟效益都大幅增長。
催熱數千原創品牌
去年5月才成為淘寶店主的董小颯,是某直播平臺的網絡主播,每一次線上直播都能獲得百萬人次關注。在粉絲支持下,僅一年多時間,董小颯的淘寶店已成為三個金皇冠店鋪,月收入達六位數以上。同樣是網紅店主的張大奕在微博上有193萬名粉絲,自從開設網店后,只要有新品上架,當天的成交額一定是全平臺女裝類第一名。
來自淘寶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6?18”大促中,銷量排名前十的女裝店鋪中,有7家為網紅店鋪;在日常銷售中,部分網紅店鋪新款成交額一天就突破千萬元,表現絲毫不亞于知名服飾品牌。
數以億計的銷售額背后,是越來越多的原創品牌誕生。目前,淘寶上的網紅店鋪超過1000家。由于每家店鋪銷售的商品不局限一個品牌,因此至少為數千個原創品牌打開市場。據淘寶統計,網紅店鋪的成交爆發力是傳統淘寶店鋪的2.5倍。
網紅店鋪有明顯短板
記者發現,網紅店主的成長路徑頗為相似:本人大多是年輕貌美的時尚達人,以自己的品位和眼光為主導,進行服飾選款和視覺推廣; 通過社交媒體聚集人氣后,再依托粉絲群體定向營銷,將粉絲關注轉化為購買力。
隨著網紅經濟方興未艾,一些嗅覺敏銳的創業者看準商機,以網紅孵化器的姿態出現在電商生態圈里。網紅孵化器專家馮敏說,網紅店鋪雖然有清晰的商業模式,但短板也很明顯:缺乏供應鏈支持、團隊管理不規范、粉絲經濟過于單一。所以,網紅孵化器好比“保姆+經紀人+供應鏈”,不僅幫助網絡紅人與粉絲互動、進行廣告營銷,更重要的是對網紅店鋪所涉及的供應鏈進行整合。
以一家服飾類網紅店鋪為例,由于粉絲量巨大,光靠網紅一人,難以對產品進行設計、篩選和銷售,而網紅孵化器則從國外品牌專賣店、買手店、設計師店中尋找適合其粉絲定位的設計點,再與網絡紅人共同確定如何塑造店鋪形象和原創品牌。通過這一努力,單一網店可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顯著增加。一般估算,每家網店平均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約在3人左右,而網紅店鋪向上下延伸,直接加間接就業崗位的數量至少是傳統網店的3倍。
網紅經濟的前景也吸引了電商平臺。淘寶總監靳科承認,這一全新的經濟形態和相關產業鏈對平臺提升競爭力有幫助。平臺也在為網紅經濟制訂相應的扶持措施,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