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ndroid還不夠 谷歌正開發物聯網系統Brillo
Android在全球市場的成功有目共睹,僅僅是2014年,Android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就已經10億部,全部的終端用戶數量更是有數十億之多。智能手表的潮流興起之后,Google又基于Android...
Android在全球市場的成功有目共睹,僅僅是2014年,Android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就已經10億部,全部的終端用戶數量更是有數十億之多。智能手表的潮流興起之后,Google又基于Android開發出了智能手表的操作系統Android Wear。但這些對于Google而言,還遠遠不夠。
這一次,它將目光投向了或許是“世界終極網絡”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 IoT)。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道,Google正在開發的物聯網系統可運行在RAM只有64MB 甚至32MB的低功率設備上,有無顯示屏幕皆可。它的愿景是要讓這個系統運行在所有接入互聯網的設備上。

近兩年里,大大小小的創業孵化器,創業大賽,乃至眾籌平臺上,涌現了形形色色的智能家居、物聯網設備,有可通過智能手機調節亮度和顏色的燈泡,內置NFC等通訊模塊的門鎖,空氣檢測儀,煙霧報警器等等。這其中名聲最響亮的當屬現在歸入Google麾下的Nest出品的溫控儀。
這些設備大多有著一個或幾個相同點,那就是需要啟動,內置SoC芯片,處理傳入和傳出數據,并且需要通過網絡通訊。這些功能在現有的Android系統上實現起來輕而易舉,但要兼顧物聯網設備的長時間低功耗運行,就需要開發一個專用的系統,或者是對系統進行改造。
從The Information獲得的消息來看,從事Brillo物聯網系統開發的團隊隸屬于Android部門,很可能是也是基于Android進行開發,“Brillo”只是項目的研發代號,不排除Google在發布之時會以“Android Wear”的方式對這一物聯網系統進行命名。
在系統的分發授權上,現有的消息顯示Google依舊會走開源路線,免費提供給OEM廠商來使用,快速推進系統的普及。Google希望能避免重走Android系統碎片化的老路。
在發布時間上,The Information給出的時間是下周的Google I/O大會。屆時我們可能會看到一系列以Android命名的產品登場,Android,Android Wear,Android Auto,Android TV,下一個或許就是BrilloAndroid Home。
實際上,除了Google之外,物聯網的標準聯盟還有很多,不少品牌已經選擇了站隊,或者是自行開發:
在 2013 年 12 月份,高通、海爾、松下、索尼、TP-Link等組建了AllSeen Alliance物聯網標準聯盟,最核心的產品則是Alljoyn開源項目,成員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 140 余家。
與高通相呼應,2014 年 7 月 8 日,英特爾聯合三星、戴爾、博通、Atmel 成立了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開放互連聯盟)。
而在昨天,也就是 5 月 20 日的華為網絡大會上,華為推出了Lite OS物聯網系統,同樣是開源項目,體積據稱為10KB級。
從這些不同的標準聯盟便可看出,物聯網的競爭顯然會越來越激烈,以Google的號召力來看,它的入局還會帶來不小的變數。